最新消息
【轉】拚2050淨零碳排 民團盼地方政府先行
中央社/記者張雄風
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天提出6大訴求,包含減碳的中長期目標、訂氣候預算、增加公民參與等,並公布44名議員連署,盼地方政府在能源轉型上能優於中央的腳步。
總統蔡英文在世界地球日表示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。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天舉辦「能源轉型,地方先行:地方氣候治理6大訴求」記者會,會中公布44名不同政黨的地方議員響應名單,未來會持續邀請連署,盼各縣市能在氣候行動與能源轉型上有所突破。
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表示,全球約70%排碳來自於人口密集的城市,台灣也是一樣,各地方政府普遍危機意識不足;綠色和平盤點22個縣市提出的溫室氣體減量的方案,其中15個縣市沒有提出量化的中長期目標。
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指出,各地方政府應該建立氣候會報的架構,由首長統籌局處,訂定地方的減量與調適目標,並訂氣候預算,例如挪威奧斯陸在2017年編列36項措施的氣候預算,包含交通、廢棄物等;重點是要建立在科學依據上可達成的目標。
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引用美國能源效率經濟委員會2018年評比25個國家的能源效率,台灣在建築和運輸項目是第13、11名,在中後段班;地方政府能量夠的就要走得比中央更快、更優於中央法令,如建築規定屋頂做綠化、太陽能,加速汰換為電動運具等。
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任吳心萍認為,歐洲能源發展較均衡,甚至預估2050年45%的民眾可參與能源發展,歐盟再生能源與電力市場相關法令也要求盡力排除「公民參與能源轉型的障礙」;台灣常因商業考量而減少公民參與的機會,縣市政府要設計更好的機制讓公民參與,才能讓綠能發展更長久。
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重申,政府應公布用電大戶名單,目前僅台北、台中、台南有公布;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讓地方產業更容易與國際接軌,台灣的再生能源可以是「護國神山」 ,因為能建立上游至下游能源自主的產業。
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楊書容表示,根據調查,運輸部門排碳占全國12.4%,其中六都就占6成5;另外根據運具使用調查,有約43%、59%的汽、機車用途是為了通勤;將私人運具需求移轉到公眾運具,地方政府扮演重要的角色,如改善大眾交通系統、降低私有運具的方便性(增加停車收費、設無車區等)。
能源轉型推動聯盟是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、綠色和平、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數10個民間團體,於2015年組成。能轉盟表示,本次除邀請個別議員連署外,包括民進黨、國民黨、時代力量等中央及地方黨部也都表達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