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德網站設計 亞電控股股份有限公司|讓我們的環境更加美好 | 最新消息

最新消息

【轉】釋出土地及FIT合理化 ...決定2025年綠能支票是否兌現

經濟日報/記者翁永全

 

蔡總統對於2025年綠能政策目標仍持一貫堅定、有信心的態度,但從現實面來看,實在沒有樂觀的理由。今年的太陽光電併網量再度「不達標」,且累計缺口愈來愈大,距2025年大限日已倒數計時中,未來時間的壓力只會更大。

 

 

釋出土地是發展太陽光電的前提,要吸引業者投入,FIT則是關鍵。FIT攸關綠能產業的發展,也緊扣業者的生計,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緊盯明年FIT的合理性,也對FIT及土地鬆綁發表建言。

 

 

公會理事長蔡宗融表示,過去能源局未將業者承租土地或屋頂的租金列入期初建置成本,不合理也不公平,而風雨球場及農漁光發展,大型案場投資成效不佳,加成不足、不符成本是重要的原因。政府發展產業須誘之以利,期盼上項建言獲得重視,在製定明年FIT時納入考量。

 

從市場及政府各部會分析各種形式太陽光電的發展,公會列舉農光、漁光、畜牧、不利耕作區、土地下陷區及風雨球場等,都必須重新檢視。要以最保守的估計、最積極的態度、最開放性作法,確保時間一到,無閃失的達標、甚至超標完成。

 

農委會明定漁光目標4GW,但業者認為現行的開放空間上2GW是比較貼近現況,「除非現行法令改變」。學界也主張,漁光案場改變設計,減少漁務及光電間的干擾,有助於加速漁光的進行。

 

 

至於禽畜舍結合光電,未來的目標1.5GW,也明顯高估。過去發展8年,只完成1GW建置量,如今面臨禽畜舍建物老舊、土地有爭議、業主出租承租戶不願配合或覺得20年租期太長等問題。

 

 

農委會提出低地利及下陷區土地各600MW的規劃,公會指出,地層下陷區至今只建置完成120MW落差極大;雖規劃2,000多公頃的低地利劃設區域, 但雲林就有1,100多公頃遭卡死,「有些地層下陷區只有1公頃,開發不易」,應儘速重新規劃及擴編。

 

 

綜合以上,統計缺口達3GW,公會主張由專用農電來補足,積極從歐、日移植營農型光電的成功經驗。

 

蔡宗融表示,太陽光電發展不斷有新的變數,6/15內政部公告海岸管理法,水利署1/1開始執行出流計畫管制措施,都帶來不確定因素,使得明年起的大型案場更難以掌握完工進度。因此未來訂定年度目標,不宜採用現行方式,而應重新調整。

 

 

公會強調,綠能是全球發展趨勢,太陽光電是綠能項目之一,太陽光電業者是愛護地球的一群,也是實質環境碳減排的貢獻者,關於環境保護的共同理念絕對沒有隔閡。

 

新聞出處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1799/4962613